近期不少卖家因误操作触发政策警告,整理常见违规类型及申诉思路,建议收藏备用!
⚠️ 常见违规类型与应对方案
1. 赶跟卖引发“损害其他卖家”警告
原因:使用第三方服务恶意攻击跟卖者(如虚假差评、占库存)。
后果:账户扣分,严重者封号。
解释原因:承认使用第三方服务,提供合作记录(聊天截图、付款凭证)。
解决措施:终止合作,内部培训亚马逊政策。
预防方案:承诺合规运营,改用透明计划/品牌投诉等官方手段。
✅ 建议: 优先通过品牌注册、透明计划赶跟卖。 避免使用“黑科技”服务商。
2. 违反买家评论政策
场景:
诱导买家删差评(如退款换好评)。
通过站外渠道有偿索评(如红包返现)。
申诉要求: 详细说明操作路径:列出联系买家的方式(站内信/邮件)、补偿内容(如退款金额)。
提交违规评论清单:提供被操纵的评论ID(如RVBTR9XXXXMM)及对应ASIN。
预防措施:禁用第三方索评工具,培训客服话术。
✅ 建议: 处理差评的正确方式: 站内信联系买家道歉,主动解决问题(不提删评)。 通过“联系卖家支持”申请移除恶意差评(附证据)。
3. 操纵搜索排名(刷单/站外退款)
原因:刷单提升销量,或站外低价促销诱导退款。
根本原因:说明刷单渠道(服务商/自操作)、订单量。
解决方案:终止刷单合作,清理异常订单。
预防计划:建立内部审核机制,监控异常流量。
✅ 建议: 避免使用“全额返现”等高风险策略。 如果遇到以上的72小时警告问题,也不用担心,我们最快可以一封poa解决,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kjds.com/post/2834.html 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s://www.zkjds.com/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