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卖家朋友私信问我:“北美站二审挂了,结果欧洲站、日本站全被连坐封号,这还有救吗?”
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同资料跨站点关联”问题。
今天就来聊聊这种“一损俱损”的困局到底怎么破——
为什么你的多站点会被“连坐”?
用同一套公司资料(营业执照、法人信息)注册多个亚马逊站点,本质上就像在平台眼皮底下“绑定”了所有账户。一旦某个站点踩雷(比如视频验证失败、二审没通过),其他站点会被系统判定为“同一主体运营”,轻则审核警告,重则直接封号。
申诉难点:
只要把违规的源头站点救活,其他站点就能自动解封。
但现实往往是:源头站点彻底凉透,其他站点单独救,复杂无门。
比如北美站被判“扫号侵权”永久关停,这时候想救欧洲站,就得面对两大死结:
资料改不了
:公司名、法人信息已经和封掉的站点绑定,亚马逊系统里一查就露馅;
运营痕迹洗不掉
:共用过的IP、品牌、税号,甚至员工登录记录,都可能被平台抓取为证据。
目前有两种破局思路:
1. 优先抢救“可复活”的站点
如果被封的北美站只是因为视频验证没通过、账单地址有误这类技术性问题,建议集中火力先救它。
有个深圳的卖家,北美站二审被拒三次后,我们通过重新整理水执照+身份证+账单,终于申诉成功。北美站恢复后,立刻用解封邮件作为证据,当天就救回了欧洲站。
关键动作:
源头站点的申诉材料必须完善;
解封后第一时间截图通知邮件,附上申诉时间线说明。
2. 绕过死透的站点,强行切割
更常见的情况是,源头站点已经救不回来(比如被判欺诈、卖假货)。这时候只能“壮士断腕”,想尽办法证明其他站点是独立运营的。
我们上个月帮一位卖家处理过这类案子:他的美国站因侵权被封,日本站跟着遭殃。最终通过三个动作翻盘:
换血式隔离
:重新拉独立网线、注册新收款账号、品牌转到子公司名下;
法律文件开路
:提交子公司营业执照、品牌授权协议、独立办公室租赁合同;
POA“切割”
:在申诉信里重点说明“日本站和美国站的运营团队、财务、仓储完全区隔,此前关联属于历史遗留问题”。
最终亚马逊接受了“主体分离”的解释,日本站成功恢复,而且后续运营再未受影响。
给卖家的真心建议
预防永远比补救容易:
品牌授权尽量拆分,别把所有站点绑到同一个商标上。
被封后别急着写POA:
先找专业人士做关联体检,明确哪些因素能被“切割”;
日常保存好员工合同、服务器账单等证据。
心态稳住:
最近我们刚帮一个卖家从“北美+欧洲+日本三站全封”的绝境中救回店铺。只要逻辑清晰、证据扎实,机会永远存在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kjds.com/post/2752.html ,转载需注明文章链接来源:https://www.zkjds.com/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1)